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子项目通过验收

来源:     作者:     2009-09-16     浏览次数:

2009730,受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委托,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组织专家组,在昆明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采集保存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制及整合共享子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子项目负责人所作的工作汇报,并进行现场考察,观看了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网络功能演示,查阅审核了相关资料。专家组认为,昆明植物研究所及其合作单位已圆满完成了该项目任务书规定的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验收资料齐全,材料翔实。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继续支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共享服务工作,尽快转入运务阶段。

该项目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

1、该项目已研制标准规范102个,涉及到资源描述、收集、整理、保存、安全、检测、共享服务等方面;整理、整合和采集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的种质资源83930份,包括:野生植物种子400030000份,大型真菌资源310株,植物离体种质资源8006600份,总DNA 3000份,其它遗传物质资源24000份,cDNA文库20个,活植物4000种约20000份,种质资源数据36224条、图像51585张、存储容量达到128G;已按规定向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E平台)提交资源共享数据,共汇交数据22044条,图片42783张;发表论文96篇,申请专利10项,获新品种权6项。

2、该项目整理、整合和收集的种质资源及相关信息,为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服务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建立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共享机制,培养和稳定了专门从事种质资源管理及运行服务的人才队伍;共向全国有关单位发放59647/次野生种质资源;提供的种质资源和技术平台,支撑了“973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等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并为企业技术创新搭建平台、提供技术储备。

3、该项目承担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国家财政拨款及时足额到位。项目经费做到了专款专用,经费使用合理,符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任务书》安排的预算要求。

据了解,该项目于200512月启动,由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研究员、龙春林研究员主持,分为36个专题,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种质资源的标准化整理和整合,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采集和数字化表达,标准规范的研制、验证和完善,共性描述数据和图像的收集与汇交,数据信息和实物的共享,种质资源共享的体制机制建设,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平台的运行服务等。共有来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吉首大学、怀化学院、江西农业大学、海南大学、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云南大学、南昌大学、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和云南省有关自然保护区等19个单位的289位科技人员分别参加了该项目工作。